jswd
山東茂隆新材料 2025-07-04 1784
在道路橋梁、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中,常使用瀝青麻筋來作為填縫防水材料。那么,它在施工前需不需要控干呢?
一、材料特性決定控干必要性
瀝青麻筋是由麻纖維與瀝青復合制成的,麻纖維有柔韌性和填充性,瀝青有防水防腐性能。不過,如果麻筋含水率過高,瀝青浸漬過程中水分蒸發會產生氣泡,導致瀝青無法均勻包裹纖維,形成“蜂窩狀”缺陷。這種缺陷在沉降縫、伸縮縫等動態結構中非常致命——當結構發生位移時,未被瀝青充分保護的麻纖維易受潮腐爛,進而引發滲漏。
二、施工風險倒逼工藝升級
現行《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》(JTG/T 3650-2020)明確規定:“沉降縫填塞前,縫內要清掃干凈,保持干燥,不能有雜物和積水;用瀝青麻筋填塞沉降縫必須在干燥狀態下填縫。”主要是基于以下風險考量:
1、粘結失效風險:水分會阻礙瀝青與麻纖維的粘結,導致材料分層剝落;
2、熱脹冷縮風險:含水麻筋在高溫瀝青中易發生爆裂,形成滲漏通道;
3、施工效率風險:潮濕環境會延長瀝青固化時間,增加返工概率。
三、質量管控要貫穿全流程
想要確保瀝青麻筋填縫效果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1、源頭控制:選擇經真空脫水處理的麻筋原料,要求供應商提供含水率檢測報告;
2、過程監控:施工前采用紅外測溫儀檢測麻筋表面溫度,要確保與環境濕度平衡;
3、工藝優化:采用“二次浸漬法”——首次浸漬后晾曬24小時,再進行二次浸漬,確保瀝青滲透深度≥5mm;
4、驗收標準:通過抽樣切割檢查填縫層,要求瀝青包裹率≥95%,無氣泡、裂紋等缺陷。
Demand feedback